陸建德正在演講。朱敏 攝本報訊(記者 朱敏 實習生 肖佳)“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認識到‘熟人社會’的局限性,善待陌生人,營造全民‘在家’的和諧社會,讓家和國渾然一體。”昨日,岳麓書院講壇第八場在長沙開講,中國當代著名學者、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陸建德就“中國人的家國觀”一題侃侃而談,深入淺出的講解閃爍智慧光芒,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。
  【觀點一】“家天下”思想帶來國家意識淡薄
  “中國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缺乏愛國思想,那時人往往重視血緣關係,家庭觀念很強,但是國家和社會的意識較淡薄。”陸建德舉例說,伍子胥為父報仇,帶領吳國軍隊消滅自己的祖國楚國,人們往往認為名正言順,因為“報仇雪恨”乃“春秋大義”。為了家,人們隨時可以做出違背國家利益的事情。
  “《桃花源》的美好故事引起了多少人嚮往,但我們應該看到,桃花源里沒有強大的社會組織,沒有人履行公共責任,人們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。如果跟其他群落一旦發生衝突,可能瞬間土崩瓦解。”陸建德認為,桃花源只是個人的自由聯合體,那種無政府、無組織的生活狀態,難以維持結構的穩定性。
  “古代詩詞里,‘家國’兩字往往帶著一種悲愴、傷感的情調。比如南唐李後主的詞‘一江春水向東流’,是那麼凄美。但李煜作為一國之主,不懂軍事卻引以為榮,填詞固然美,背後卻缺少一種精氣神,成為亡國的靡靡之音。”陸建德表示,“家天下”的思想帶來了國家意識的淡薄,梳理歷史上“家”與“國”的概念發現,朝代的更替並未帶來社會的變革和積極的家國觀。
  【觀點二】共同抵禦外辱產生民族凝聚力
  “現代意義上的愛國主義、家國共同體觀念產生於晚清和民初。甲午戰爭大大增強了中國人的國家意識,大量詩文將個人、家庭與國家視為一體。”陸建德說,戰爭帶來的傷痛是巨大的,卻也改變了國人的精神面貌,讓更多人在共同抵禦外辱時,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到一起,民族凝聚力、向心力由此產生。
  “抗戰時期,我家隨浙江大學從杭州遷到貴州,小哥哥1944年出生於遵義,取名‘臨安’(杭州別稱)。取這個名字一是希望戰爭結束,二是盼望抗戰勝利後回到杭州。”陸建德表示,在特殊時期,家庭與國家命運聯繫在一起。流徙也容易強化共同體意識。“餘光中寫了許多鄉愁主題的詩篇,那麼情深意長。很多‘海歸’都有種感受,離開過自己的國家一段時間,會油然而生一種原來沒有的情愫。”
  【觀點三】互相扶持,對陌生人也應友好善待
  “過分的血緣意識不利於健康的家國觀,‘小家’與‘大家’需要更為積極的互動。”陸建德認為,我們要有積極的家國觀,必須要有一個和諧的社會作支撐。這樣,中國將成為世界各地人嚮往的所在。“就像唐代的中國,吸引很多外方人士前來實現夢想。”
  陸建德覺得,“中國夢”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,而實現的過程更要強調責任感。因為責任和權益兩者不可偏廢,如果只註重個人的成功,不註重對社會的責任和承擔,這樣的夢是狹隘的,不夠有感召力。
  “無論來自天南海北,相見都能微微一笑。人與人之間互相扶持,對陌生人也友好善待,營造全民‘在家’的感覺,就是我對‘和諧社會’的理想。”陸建德說,微笑背後支撐的終極力量就是社會的積極力量。他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慈善活動,善用微笑力量,成為溫暖社會的中流砥柱。
  人物名片
  陸建德,1954年生於浙江杭州,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,1990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。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兼任《中國文學年鑒》和《文學評論》主編。  (原標題:桃花源里誰來履行公共責任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z59pzqh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